机动
GTQ-35采用8×8轻量化底盘,公路极速约75 km/h,倒车速度同样迅速。具备原地转向能力,适合在街巷、梯田等复杂地形中灵活甩尾,快速调整射击角度并切线脱离战斗。
火力(驾驶位)
主炮为105 mm多用途弹,弹速快,适合对步兵和装甲目标,远距离射击载具无弹道下坠。
改装105 mm炮射导弹可远距离锁定地面载具,导弹接近目标后自动追踪,能击中掩体边缘敌人,但弹速较慢,需要预判射击。
同轴机枪分轻重两种,轻机枪用于近战压制,重机枪适合远距离点杀步兵。
武器站(炮手位)
配备复合武器站,包含并列机枪和40 mm榴弹发射器,可一键切换。机枪负责持续压制,榴弹用于曲射清除掩体后方敌人。当驾驶员使用炮射导弹时,武器站承担反步兵压力。
车长位(信息位)
具备侦测功能,一键标记前方敌人,实现全队同步视野。
配备GTQ-35无人机,可手动操控飞行,撞击后自爆,用于清理角落步兵或补充伤害。

防护
主体装甲较主战坦克薄弱,但两侧装有爆炸反应装甲,可削减首发热力伤害。爆反被击毁后,可由工程兵修复或前往补给点补满后再次获得。
烟雾弹可改装为热能烟雾,干扰导弹锁定,或烟幕榴弹,多枚连发形成长烟墙。修理位可换装主动防御系统,短时间拦截来袭炮弹。

实战循环
高速侧翼穿插 → 炮射导弹锁定重甲 → 武器站机枪/榴弹压制步兵 → 烟雾+机动脱离 → 工程兵修复爆反,循环再入。
由于正面和尾部无爆反装甲,必须避免与主战坦克正面交锋,保持侧线游走,最大化炮射导弹和机动优势。
总结来说,GTQ-35结合了轻坦的速度、炮射导弹的精准和爆反的容错能力。操作得当时,可像刺客一样反复撕咬敌方侧翼;操作不当则容易被主战坦克一发穿甲弹击毁。
